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改进案例范文

2024-09-30 来源:五八零教育网

篇1

[关键词] 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04-02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病人,其知识必须从基础到临床全面统一、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完成医生的职责[1]。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我校在药理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全面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2]。

1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现代医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具备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的能力[3]。。

1.1 重点培养青年教师

药理学教师毕业于医学院校或药学院,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训练,对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和教育心理缺乏全面了解。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使教师遵从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思路,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注重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讲课,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1.2 学习交流,与时俱进

当前知识更新迅速,各学科交叉融合,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熟悉新知识,新技能,新发展,新动态,并将它们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我们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院校交流学习,参加世界级、国家级的药理学教学大会,以及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来我校讲学等方式,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了解药理教学的新成果和新动态,造就具有时代感的教师。

1.3 参加临床实践

药理学教师长期只教授药理学理论,不从事临床实践,在讲授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内容时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药理教研室的每位老师每年安排1~2个月的时间到附属医院的各科参加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优化了知识结构,课堂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编写教学案例

2.1 选择临床典型病例

我校药理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了生化、生理、病理、病理生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临床知识缺乏。药理学的教学目的及学科任务之一是为学生今后能在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症状典型,诊断明确,药物作用显著的病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临床典型病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我们与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中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教师共同选择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及与药理学知识衔接密切的病历资料。

2.2 确定问题

3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课堂教学原则是重点突出、难点精讲、案例教学贯穿始终。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热情,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使学生在病例教学中增加知识、开拓视野、融会贯通。

3.1 病例导入法

采用病例导入法很符合药理学的学科特点。授课前针对所讲内容,首先介绍1~2个短小病例,在给出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向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当我们引入的病例给学生带来了深刻印象或悬念时,便可转入主题。

3.2 结合理论举例法

在讲授过程中,学习有关基础理论后,介绍病例,使理论得到充实,增加感性认识,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副作用的概念时,可举例某胆绞痛病人用阿托品解痉止痛后出现口干、心悸、便秘等副作用来加以说明。在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所导入的病例用药问题,消除悬念。这样做,既巩固了本次课所学的知识,又照应了开头,使一次课的教学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3.3 自主学习讨论法

在结束一个章节的理论教学后,发给学生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病例的用药问题,如该病人应选用哪些药物治疗?哪些药物不能用?病例中的用药方案是否合理?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复习教科书,查阅参考书,然后相互讨论得出答案。教师对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在下次课开始时,予以讲解。

4 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结论

经过数年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能力的今天, 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反馈意见得知, 大部分同学都很支持此种教学方法。

4.1 提高学习效果

问卷调查表明,93%的学生反映印象深刻,认为案例教学改变了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接触了临床中鲜活的内容,具有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记忆。

4.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归纳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整体能力明显提高[4]。

4.3 教学相长

结合临床病例开展药理学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教师与学生所付出的时间及精力都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医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药理学教学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孙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56-57.

[2]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87-89.

[3]陈铎葆,张雷,赵辉,等.药理学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方式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9):1043-1044.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是一种能显著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本人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尝试,不仅在经济法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且带动我校教师共同钻研探索出更多的改进措施和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积极性,切实地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更好地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就业。

一、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在我们学校财会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不同学科上已运用案例教学,如经济法、会计、统计等学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不具有独立性,需要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的支持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做基础,最好还具备一点实践经验。如果学生在没有理论基础前提下做分析和讨论,是很难讨论起来的,即使讨论也是盲人摸象,是肤浅的、不切合实际的,归纳不出有效的结论,充其量也是纸上谈兵而已。

(二)案例教学方式与教学课时不适应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安排课时的复杂性,很难做到因为一门课程的需要设定理想的学时安排。在案例教学法应用实际中案例教学分为课堂教师进行引导理论传授、学生在课堂中讨论、课后学生分析等。课堂教师引导案例是以教师对案例分析讲授为主,可以引导学生确立分析案例的思路及应用技巧,但学生不能充分参与,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学生讨论案例主要是让学生参与、辩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耗费课堂学时较多。而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学校分配的学时往往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三)案例教学法对师生要求较高

财会专业教师虽然有学历,但真正接触会计实务较少,因此自己动手编写案例水平有限,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不管学生掌握得如何,总想让学生先掌握理论。

从学生方面看,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只会死记硬背。基本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这种状况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维的案例教学,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冷场”,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四)案例内容选择不当

案例教学法本身的主观性很强、有些案例无明确的好与坏的标准,教师对案例的选择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误导。我们职教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就进入职校,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刚刚接触,对其特点和学习方法认识不足。我们选择的案例常常高于职校生的接触水平,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冷场”。

二、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它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轨问题,使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正是我们这些专业教师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总结的方法是“先理后例”,即首先由教师讲授每门课的知识体系及重点内容,然后结合案例讲述有关知识,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使案例与理论充分融合。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传统讲授教学法的被动性,也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二)案例的搜集和整理要适应中等职业化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案例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大力了解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毕业生的实际要求,尽快搜集现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会计要求案例,是在中等职校开展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让教师有更多途径搜集到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案例是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努力的目标,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应用,学校也逐渐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促进了我校财会专业对此方面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应用。

(三)提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驻企业实习,收集、整理更多案例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入驻企业实习,一方面可迅速提高教师接触财会工作的实际经验,随时收集、整理与现代企业同步的教学案例,同时还能随时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在工作实际中加深理论学习,更是为教好下一届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四)案例内容的选定,经过学生的亲身检验

案例内容是否恰当,要经过多次实际教学才能检验出是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检验通常要以一届学生为代价,在时间上往往延后,不能与企业实际接轨。为此,我们尝试了让上一届学生亲自扮演角色演出案例,教师将按照案例中的角色安排学生,角色分派的原则是学生自愿为主,教师安排为辅。安排角色时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和角色的匹配。以学生的经验、学识表演出教学案例,同时又利用学校的录像设备,把这种表演录下来,这样的案例更贴近学生、体现学生特点,也才更适应学生,同时也更容易让下一届学生接受、理解。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应用的案例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浅易性,从而克服案例教学法对师生均要求较高的弊病。

总之,财会专业推行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虽然它存在不足和缺陷,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理论上继续探讨,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我们坚信,这种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结出累累硕果,使更多的学子受益,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睿明.浅议“案例教学法”对管理会计教育模式的改进.会计文苑,2009(9).

篇3

关键词: 刑法案例教学法 概括性 新颖性 类比设例

在刑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强化知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有的刑法教科书也穿插了一些案例,但是,我们还需要深化刑法案例法教学的研究,重视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将案例的概括性、新颖性、类比设例运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一、概括性

刑法学课堂中使用的案例既有学者们杜撰的,又有来自现实生活的。。。《刑法案例分析》等书更是如此,将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事件一五一十地交代、描述得清清楚楚。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一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为阅读完这些详细的案件一般要花费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二会让学生对细节描述产生兴趣,因为很多蹊跷案件堪比一流小说,无疑会分散注意力,背离案例教学的目的。对于上述案例,老师完全可以对案件进行概括:在南京,发生了有人组织男性向其他男性的案件,请问这是否构成“组织罪”。这样就使案例的特异之处凸显,使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组织“男性”,该行为是不是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组织他人”的行为。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只能组织“女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组织男性的事件,有碍社会风化,有进行刑法规制的必要。刑法中使用了“组织他人”,“他人”就包括男人和女人,因此该罪成立。如果真的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案件具体情况,老师应提前推荐学生课下阅读,在课堂教学时再进行概括。

二、新颖性

。如在讲授什么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时,河北发生制造土大炮的事件,引发各社会媒体的讨论:“土大炮”是枪支、弹药,还是爆炸物?若教师采用这个新颖案例,便会加深学生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虽然制造土大炮的危害性比制造枪支、弹药、爆炸物严重,应当受到处罚,不应存在轻行为受处罚重行为不受处罚的问题,但真正面对这种情况时也不能说刑法有漏洞,而是如何解释刑法的问题,因为土大炮既可理解为枪支又可理解为爆炸物。通过这一案例,学生发散了思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实教师可引用这则案例:“尿急的路人不经同意,擅自进入私人诊所的厕所方便,是否无故侵入建筑物。”[2]因此可见,紧急避险的危险源不仅仅包括避险人以外的危险,还包括来自避险人自身的危险。来自避险人自身的危险不仅仅有常见的疾病、饥饿,还有尿急、屎急等情况。又如对于重婚罪,有学生会认为是一个登记婚在前,后又有了登记婚或者事实婚的情况。教师若引用下则案例,就会使学生对重婚罪有正确的认识:甲男已登记结婚,但甲男是同性恋者,对其妻根本无感情,于是甲男又与同性恋者乙男公开举办了婚礼,之后甲男与乙男公开以夫妻生活,问甲男是否构成重婚罪?同性恋合法化的国家日趋增多,承认或者默认同性恋行为的更不在少数。。。可见,已婚之人如果又与他(她)人结成同性恋夫妻,依然侵害了一夫一妻制度,更重要的是侵害了第一婚姻相对方的配偶权,这种情况应当被认定为构成重婚罪。刑法案例一定要有新颖性,这样才能促使理论的升华。“非常态的事例尽管罕见却常常为学者津津乐道,占了学说很大的篇幅。这不是卖弄也不是猎奇,而是学说需要通过极端事例的检验”。[3]就像一个人吃再多的苹果,也只知道苹果的味道。如果你给他一个苹果,之后再给一个香蕉、一个菠萝,那么他就会知道有不同的水果,而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三、类比设例

类比设例是指在课堂教学或者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当对一个具体的案件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准确定性之后,对该案件中的相关因素有意识地改变,从而得出不同结论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毫无疑问,类比设例法相比较于案例的概括性、新颖性教学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它首先要求具有问题意识,要接受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事实。其次要具备完善的刑法知识储备、严谨的知识体系、开放的思维视野。现实情况的差异、刑法规定的多元,使得乍看很类似的行为(当然是在直观的生活层面上)在刑法上会被认定为不同的行为。如,某甲因与乙有仇,所以在为乙修理汽车之机,故意破坏汽车的刹车片,致使乙发生交通事故。毫无疑问,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是不是所有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破坏交通工具的这一事实上进行类比设例:某甲极为贫困,遂生仇富心理,于某晚携水果刀在某小区划车20余辆,被划车辆均有一道从车头至车尾的严重划痕,问甲的划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吗?从生活层面看,甲的行为是破坏交通工具。但在刑法中,破坏交通工具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这就要求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破坏了交通工具但不会危害到公共安全,就不能认定为该罪。公共安全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的安全以及公共生活的平稳和安宁”,[4]主要是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和身体安全,而公共生活的平稳和安宁仅限于破坏广播电信设施、公用电信设施所产生的结果。对于此案例,一般人会认为划车仅破坏了汽车的外观,不会对公共安全产生危险,所以划车不能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而应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我们继续以破坏汽车进行类比设例,促进学生进行更积极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区别此罪与彼罪。如某甲因对汽车博物馆服务不满,某日携铁锤将一国宝级汽车文物砸坏,问对甲如何处罚?因该汽车已被国家认定为珍贵文物,且终日存放于博物馆,已经不再作为交通工具目的使用,故该行为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现假设为保持这辆国宝级汽车文物的性能,汽车博物馆决定派遣最谨慎、熟练的司机驾驶该汽车,不料另一汽车驾驶人某甲因违反交通规则将该国宝级汽车文物撞坏,问甲构成何罪?因甲在公共道路上不可能认识到该汽车为珍贵文物,所以甲不构成故意毁损文物罪,也不构成过失坏损文物罪(过失要求行为性质有认识或认识可能性)。甲违反交通规则,说明他意识到了可能发生交通肇事的结果,且这辆国宝级汽车文物的价值是客观的,因而甲的客观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通过对交通工具(汽车)的一组类比设例,我们区分不同情况,得出了成立不同犯罪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验研究具体情况的重要价值,认识到遇到案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有开放的视野,多考虑一些相关罪名,从而得出最恰当的结论。

对于刑法案例教学法,刑法讲授者、研究者需朝着概括性、新颖性的方向努力,充分运用案例类比设例法研究相似罪名,运用大量简短、新颖的案例多重类似设例来深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南方网.省略/law/fzxw/200403300024.htm.2004.3.30.

[2]林东茂.刑法纵览(修订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0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 课程案例 案例教学 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15-02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用相对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来获得经验和加速直觉形成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暴露在大量真实的商业情境中来促进对商业规律的识别,从复杂的商业运营中提炼出线索,高效地制订策略和行动计划。案例教学让学生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站在企业领导者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决策方案。每个教学案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财务问题的故事,包含背景信息、业务场景以及支持数据。随着互联网、大数据、 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技术和教学手段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投融资模式变革,新理财方式不断涌现,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纳税筹划》《审计实务》《企业模拟经营》等课程均采用案例教学方式。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

(一)无明确的案例教学计划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财务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对各种财务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清晰地界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计划,内容包括预定的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对象、案例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以及预设的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和控制。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拿例子做案例,信手拈来,没有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计划,导致课堂讨论无序,学生不感兴趣,重形式轻实质,失去了案例教学的初衷。

(二)教学案例选择不当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素材,这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挑选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相关联的合适案例,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财务管理教学的特征和时代特色,要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案例的选择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要是和财务管理相关的案例就拿来使用,而没有认真分析案例是否和所讲的教学内容关联度高,学生能否理解案例的背景,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案例选择不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缺乏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案例教学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目前我国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多数情况下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师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教师对案例发生的背景、发生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都做了阐述,仅仅是在最后才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这种方式导致学生仅仅通过老师来理解案例,由于时间短而不能对案例形成综合性的认识,不能深刻挖掘案例的内涵,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也就不深刻,最后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这种教师主导的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了惰性,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有院痛丛煨裕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四)缺乏完善的案例教学评估机制

一个完善的案例教学评估机制能够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导向。案例教学课程设计需要付出比非案例课程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但我国现行高校薪酬体系和教学评估、年度考核机制中却几乎没有挂钩。因此,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改进对策

(一)理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程序

1.课前案例准备阶段

;提供特写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现场;让学生决策,形成具体结论。教师为顺利掌握下一阶段的案例讨论,可以在设计问题时,选择单个或组合问题。

2.课中案例讨论阶段

此阶段,学生拿到案例后至少要读两遍以上,第一遍浏览公司内外部基本情况,把握核心业务和人物,第二遍聚焦关键事实和数据,并结合课程整体规划和辅助阅读资料进一步思考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正如真实的商业情境一样,学生必须针对案例中的财务行为,回答如下问题:企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财务上有什么解决方案或行动建议?这个财务行动基于何种分析视角,这种分析应该是简单且有理论支撑的,这个解决方案如何执行,具体包括步骤、资源和时间限制,对于可能出错的环节能提出哪些备选方案。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环境和气氛,引导好案例讨论的方向,把握好案例讨论的节奏,在学生讨论遇到分歧时,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思想碰撞后自行修正决策方案。

3.课后案例总结阶段

此阶段,教师对核心问题进行总结,阐明本次课程案例分析的重难点,指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优缺点,继而提出扩展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延伸案例。但应强调: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或最佳方案,没有唯一答案。作为案例导师,教师承担的更多的是组织者、启发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不断提出问题促使讨论深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控制讨论进度;通过犯法诱导,启发深度思考。

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案例分析是本课程的教学特色。老师在讲授“轻资产战略”时,用苹果公司、万科集团、美的电器、格力电器等案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一砍应收、二杀存货、三降固定资产”的“轻功三式”。教师在授课前用心准备,找到对应的案例;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由于学生对老师挑选的案例比较熟悉,运用之前所学财会理论知识,能尽快融入角色,激起好奇心和继续探讨的兴趣;。

(二)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

(1)储备资源,建立案例资料库。

(2)归类整合,在资料库的基础上细分、归类、整合为类型案例。

(3)提炼精要,找出不同类型案例的操作方式和成功做法,完成案例库的建立。

在案例库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获得软件系统和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支持。。优秀的财务管理案例通常具有这些特征:第一,案例涉及重要的财务问题;第二,包含充分的信息,足够反映财务问题的复杂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度思考分析的基础;第三,没有明确的结论,否则无法产生思维的碰撞与深刻的思考。

(三)制定案例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案例教学效果评估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评估,获取学生对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一般应从信度和效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教师应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每一个案例编写或搜集的步骤和程序,以使每次的案例分析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同时,建立案例研究资料库以确保较高的信度。在评估过程中,可以嵌入科室四级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对各个层级和环节进行有效评估。

(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成功的案例教学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与财务管理实践与科研以及财务管理案例的搜集和编写。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校的案例教学培训,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做好案例教学,教授必须对所属领域有深厚和宽广的研究;必须有足够的企业实践,熟悉企业和所属产业的实际情况;必须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提炼案例结论。具体来说:首先,从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在企业财务方面有深厚的研究,能敏感地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中感到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追踪、挖掘、提炼和总结;若以案例谈案例,很容易让学生误解其普适性。其次,教师应进行案例调研,亲身经历企业实践、财务实践与理论互动,形成理实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三、小结

案例教学法因其具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重视双向交流、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等优势,被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所采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案例学习之外,学生还需要系统地了解学习,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或市场营销等,在课外补齐知识结构的短板,让案例教学取得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凤华,姜润坤.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基于建构主义[J]. 民营科技,2016(11):256-257 .

篇5

一、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基本技能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教育。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是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脱离了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目标,成为教育者实现安全教育以外价值目标的工具,或者在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发生变异而有违与安全教育本身的目的。如此,学校安全教育演变成非真正的安全教育,其“工具化”和“变异化”的异化甚至成了实现真正安全教育应有目的与功能的障碍。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异化

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学校安全教育在轰轰烈烈的呼声中,其目的价值却在实际中渐行渐远,安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在有意或无意中被异化,其表现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一)学校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本身目的价值是服务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安全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我国中小学虽号称践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考试为轴心。教授考试所考的知识,挤占非应试科目教学的时间,安全教育不是应试科目,就难以获得师生像对应试科目那样的厚爱。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教育时空中,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常常让位于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可见,安全教育并非没有自身的目的,而是被应试教育排斥了,只具有实施应试教育的一种开放时空的工具价值。由于学校安全教育被动地具有了工具价值,它的工具性价值是可以“用”,也可以搁置一边“不用”。这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即使偶尔“用”,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应景、造势、做做花样文章,以逃避监督之眼,或获得检查评估通过之荣。据调查,目前浙江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开展过安全教育的中小学虽然达到100%,但安全教育流于表面形式,且仅限于交通规则、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专门开设安全教育的学校只占10%,其中有些学校只有安全教育知识方面的介绍,而且每年仅开展l~2次活动,安全教育内容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就忘。进行防灾自救等演习的学校只有20%,不过大多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开展的。在目前的教育语境下,安全教育,这个应试教育内容之外的东西,实在难免于例行公事一般轻描淡写而过的下场,抑或昙花一现于纪念日或安全教育日。

(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六大模块: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每一个模块都需要多途径、多主题、全方位地展开活动,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统整性和去个性,应试教育讲究知识的灌输与片面强化,一味强调对安全知识的识记,恰恰忽视了学生安全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可见,安全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无疑成为了应试教育模式在安全教育过程的脚注。对学生来说,接受安全教育,特别是仅仅限于安全知识的接受,不过是一种强制他们接受的自然成长过程的形式,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安全的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主要指管理方法、措施上的僵死化。工具性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在安全教育被工具性异化后,迫于家长和社会维权意识的高涨,加之问责机制重结果、轻过程的助力,一些学校便悖于教育本意,将安全教育诠释为“安全保证”“逃避危险”,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禁锢学生于一个给定的“安全”时空中。现实中,这种僵死化的管理愈来愈常见。例如,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关起门”办学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以“取消活动保安全、降低标准求安全、限制范围为安全”为由,禁止学生的春游、校外课外活动,甚至体育运动等。这种安全教育措施是以牺牲学生身心素质为代价的,追求可视的眼前安全效益。就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的思维与逻辑。应试教育的逻辑是功利性与追求短期可视效益,并不在乎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及其自我安全能力的提高。

三、纠正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对策

通过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构建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来纠正异化现象、改进校园的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要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而且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落实、学期末有总结考核公布。坚决杜绝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使安全教育常态化、课程化。学校安全教育应既涵盖知识方面的了解、技能方面的演练,又应有安全学习活动过程和自护自救方法的引导,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生动形象地进行安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防患于未然。

(二)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履行对生命负责的承诺,是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1 管理制度要渗透“柔性”

首先,制度的形成需要发扬民主。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正式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这样才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才易于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其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其次,制度的内容需要体现人文性。。再次,制度的操作需要彰显人性。制度管理不是僵化的,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操作。。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事件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等的教育。

2 制度管理要确保“刚性”

首先,要完善督促机制。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得再好,但如果执行过程无人监督,就必然会出现人为偏离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如果出现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人的情况,制度管理必然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实现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校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促进全体师生主动按要求执行,并能对现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

篇6

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在发展的过程中,学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多元办学的模式,将教学改革作为学院发展的动力,通过吸收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活动,实现了持续优质发展的良好效果。

探索合作办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一方面积极与各市县区公检法机关交流合作,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办在职研究生项目,为辽宁省公安政法队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院先后举办“政法系统理论研讨会”“犯罪学研究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提升全省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中,学院以“辽宁警官培训沈阳基地”为依托,先后举办各警种训练班、各警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提升了一线警员的实战能力;多次举办政法系统干部培训班,对于提高省内公检法干部队伍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至今,学院共举办政法系统培训班100期,大比武30次,培训学员1万余人。

积极发展学历教育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发展学历教育,将普通高职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作为学院发展的两翼。在高职教育方面,学院先后成立了法政系、中文速录与社会工作系、培训部以及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等教学管理机构,先后建成专业32个,涉及公安、法律、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建设。目前,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0项,为辽宁省政法类高职人才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学院与国内40余家企事业单位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先后建立40余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对于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坚持将学术创新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力之一,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质的学术研究环境。例如,学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多年来一直被评为“省级优秀理论研究基地”。此外,还多次承办“辽宁政法理论年会”“辽宁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分会”等省内政法系统学术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研究品牌。

2011年,学院被确定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专题分会场,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理论界和省内主要媒体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术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学院在科研成果以及教材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自2011年至今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国际交流课题30余项,教师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80余本,对于提升学院科研、育人水平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认识到必须依靠吸收更多优秀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技术。因此,学院将加强国际教学交流合作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战略,先后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加拿大BC省司法公安培训学院达成了教学合作项目,先后多次与省公安厅联合组织赴国外培训考察活动。2012年,学院整合所属公安法治研究所、安全信息技术研究所、辽宁省中药研究所、高等职业烟具中心等省内几个重点研究所,联合成立了“辽宁公安国际警务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辽宁警务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和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公安工作的发展大局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综合能力

作为一所警官学校,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备高水平的政治素养,能够适应各种突发事件,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真正为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为此,学院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将其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技能素质教育 学院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重点突出“警”字特色,要求所有课内专业必须开设司法警察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类基础课程,以及警察类基础课程,围绕司法警察的典型工作设计课程内容。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例如开设人民警察招录考试课程、安全保卫实务课程等。同时,学院以警务社团的形式,开展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先后组织了国旗护卫队、警务礼仪队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警察工作意识。

在教学中,学院以警务素质和警务技能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围绕警务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实施,同时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实际岗位的需求出发,以应用型知识以及警务技能作为学习的重点,使学生能够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作为一所公安司法类高职院校,学院将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围绕职业特点,开展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全局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院从案例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抽象的理论说教,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思想觉悟对于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牢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打造特色专业,对于教学改革而言是一个关键、一个突破口。教学改革工作必须有一个核心,必须有一个试验点,而特色专业就是这个核心、这个试验点。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为验证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特色专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教学人才同样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学院提出了“管训融合”“课岗融合”“学战融合”的建设方针。所谓“管训融合”指的是将教学管理活动与警务训练相结合,以警务训练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的警务意识和素质。实施警务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所谓“课岗融合”指的是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学战融合”指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知识教育为核心,而是以能力教育为核心。教学方法则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情境,全面落实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篇7

1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研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活动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更多企业的重视。但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公共关系经常是在企业遇到经营危机时才被人注意,而被注意的公共关系活动却经常成为不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为了改善公共关系工作,需要在大学专业教育中相应加强和改进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活动。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典型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具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地位相当的重要特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离不开理论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教材、讲授等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为学生未来进行公关活动提供较踏实的理论基础。在现阶段,公共关系理论还不成熟、公共关系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公共关系教学活动中非常有必要给予实践教学以足够的地位与空间,以便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完善公共关系理论,同时能够提高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公共关系学的实践教学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法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一般意义的案例,是指对某一特定对象、事件或活动的客观描述或真实记录。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即是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法。严格意义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案例训练法,即运用案例对学生、学习者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教学方法。王续琨指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公共关系学,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公共关系学同其他各门管理类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为塑造本组织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而开展各项公共关系活动,关键在于综合、灵活地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这种能力只能来自于在学习知识基础上的实践性训练。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公共关系学,既是提高公共关系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公共关系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2]。

1.1对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的再认识

对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案例教学、实验、实习等。案例教学目前是各种实践教学模式中性价比最好的一种。在很多学校中,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都采取了案例教学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案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尹佳、厉敏萍认为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观念落后;缺乏案例教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3]。而孟宪琴认为目前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是:公共关系案例数量不够多,较陈旧;公共关系案例内容缺乏针对性;案例讲授中的教学效果不佳[4]。我们认为,目前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在教师以各种方式提高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可以从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更好进行案例编写与选择、如何运用案例素材进行基本理论的归纳与提升、如何均衡案例分析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改进。

1.2对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的探索

;对案例分组进行细微优化与调整;对案例指导与评价进行优化与调整。2011年6月,在多年进行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我们所任教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及改革方式的基本看法。调查活动实际发放问卷44份,收回问卷43份,有效问卷43份。在关于对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总体情况的看法方面:有60.5%的学生认为从理论上讲案例教学对“公共关系学”整体教学重要。有83.7%的学生认为实际上案例教学时间相对于理论教学所占比例(约为1:1)正常(一般)。有81.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过程中所看到的案例质量很高。有67.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很好。有90.7%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或尚可(一般)。有97.7%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很好或尚可(一般)。

在关于对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中教师主导讲评案例的看法方面:有79.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讲评案例的数量正常(一般)。有88.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讲评案例的选择恰当。有53.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讲评案例时采用软件播放案例恰当。有69.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讲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的内容正常(一般)。有72.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讲评案例时未让学生参与讨论恰当或正常(一般)。有72.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所讲评案例自身未包含问题恰当或正常(一般)。

在对关于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案例作业情况的看法方面:有86.0%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相对整个案例教学所占的比例正常(一般)。有90.7%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小组分组方式较好或尚可(一般)。有88.4%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每组学生的人数正常(一般)。有79.1%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小组作业时在课下与每个小组全体成员沟通恰当。有95.3%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小组同学的课下讨论情况很好或正常(一般)。有76.7%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小组同学的课堂案例报告很好。有67.4%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教师要求每个小组上交书面报告恰当。有67.4%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教师给每个小组的分数恰当。有62.8%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教师给组长和小组成员相同分数恰当。有72.1%的学生认为学生案例作业中教师给每个小组的现场点评恰当。有58.1%的学生认为教师给每个小组进行点评时未对案例本身进行分析恰当或正常(一般)。

。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公共关系学课堂案例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缺点是:老师评价重复过多,教师主导讲评案例材料没有提前给学生作分析。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公共关系学课堂案例教学活动中最有趣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每个小组的案例展示很有特色,同学们很有创造性。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公共关系学课堂案例教学活动进行改进的具体办法是:将教师主导讲评案例材料提前给学生,讲评在内容上更加具体深入。

1.3对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改进的一些设想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和过去了解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总体模式受到了学生认可,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还需要进行改进。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和未来的多种可能,可以从案例的国际化、案例的大小、案例的新旧、案例与教师的关系、案例与学生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即:增加国外案例的数量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小案例的数量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巧;适当增加时事性质的案例增强时代感;适当采取案例分析中教师全程指导和部分指导案例混合编排的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由学生自行制作部分案例等。

1.3.2改进案例小组分组方法

案例分组方法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未来应增加对案例小组分组的控制程度,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对分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以便使学生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

1.3.3其他改进思路与策略

一是借鉴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采取精读精析案例和泛读粗析案例两种基本的案例教学模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扩大案例教学的范围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和实施案例大赛等方法增加案例教学的影响力,提高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使理论结合实践。。四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改进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活动,使案例教学更具动态性,更具立体感,更有现实意义。

1.4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是定性分析的深度不够、定量分析的数据不足,因此相关结论和建议的主观色彩比较浓厚。未来进行研究时应扩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注意数据的跟踪分析,同时应重视对案例教学效果的长期分析。

2专业实习的作用与改进建议

2.1专业实习在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专业实习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切身体验的过程,是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社会和企业接触最密切的环节之一。专业实习在学生系统学习过市场营销学基础的专业课程之后进行,通过某个方面的系统专业实践,使学生一方面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2.2专业实习在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的建议

专业实习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实际运作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的专业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流于形式,匆忙应付,走过场的现象严重。

2.2.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撰写专业实纲

不同学科的专业实习的目标不同,作为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深入企业、接触市场的实践经历。因此,应该增强对专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同时,专业实习应该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以后对其内容的一次实践应用,因此专业实习的时间和地位需要在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系统考虑,专业实习应该在主要专业课程结课以后开始,一般可以安排大三课程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实习持续的时间至少应该达到四周以上。同时,根据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撰写相应的专业实纲,明确专业实习的具体目标和相应进程,作为实习工作的指导文件。

2.2.2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专业实习形式

目前各高校专业实习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实习单位的落实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实习公司的方式,解决学生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条件,可以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根据本校目前的实际状况和所处北京市的具体情况,采取分散实习是比较实际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自己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对于实在找不到适合岗位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寻找。但分散实习不等于没有要求和管制,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专业实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一个相应的目标和规划。在实习开始之前,实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非常关键,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专业实习的目标要求、不同同学的实习单位和岗位的特点进行交流,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未来职业期望和实习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实习目标和要求,也使学生理解专业实习的重要性,能够按照相应要求积极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去。

篇8

市场营销指的是把某一种商品或者服务从生产者转交到消费者中的一种过程,市场营销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所谓的市场营销学,就是指关于市场营销的一门科学。市场营销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综合性,作为一门应用型的科学,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

一是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传统市场营销的教学方法中,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无非就是死记硬背,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而把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当中,不仅能够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负担,还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实践过程中加深印象。

二是能够活跃市场营销教学课堂的气氛。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使得整个市场营销的教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市场营销当中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市场营销在教学形式方面属于“满堂灌”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有关知识,但是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市场营销案例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在市场营销的教学当中,能够应用的具体案例资源十分有限;三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导致案例教学法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四是在市场营销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没有统一的应用规范;五是受学生人数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法无法顺利展开。

3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某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在进行研讨会之后,决定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市场营销的具体教学当中,目的是为了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该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是这样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的。;二是案例必须真实;三是案例需要简洁有效。并通过多媒体制作好案例教学的课件。其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先将这节课堂的教学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然后再把案例公布出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研究和讨论,再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该校某班在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当中,选用的案例是某公司进行新产品的营销,该班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并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身份,进行现场营销演练。最后,教师要对这次的案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教师还需要布置课后作业,尤其是案例分析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的课堂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

4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法的改进措施

该班在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市场营销的教学质量明显上升,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此,该校的教师又根据具体的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和改进。一是需要正确处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和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学校的案例资源库进行建设,充实案例资源;三是加强了对案例教学方面的师资培训。

5结语

篇9

关键词:食品加工 案例教学法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TS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178-02

Abstract:The case-based study is a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real or simulated cases, and it has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in stimulating learner’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enhancing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Food processing is an extension study of Food technology, the course aim of it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processing of all kinds of food, and it involves wide knowledge and with a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using case-based study method on food processing wa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t were discussed.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food processing.

Key Words:Food processing;Case-based study;Teaching evaluation

。案例教学模式采用以问题导向、案例分析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具有集讲授、研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的优点。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相关的技术技能。基于专业特色,我院在近几年对各门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食品加工》是我院对《食品工艺学》这门专业必修课的延伸,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类食品加工中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原理、操作要点和产品质量指标等。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食品加工》尤为重要。在近几年我们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尝试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探讨该方法在这门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案例教学法对《食品加工》教学的作用和必要性

1.1 增加课程趣味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以往教学中,该课主要由教师来讲述准备好的教案。由于与现实食品加工差距较远,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拿到案例后从教材、参考书籍、期刊文献和网络进行查阅,进而通过制作PPT演示、小组讨论或者参与真正食品的加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见习、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2

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课时,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及时了解掌握食品加工最新科研动态和应用市场方面的内容,凝练和选择各类食品加工过程的典型性、实用性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设计讨论环节,该过程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有关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1.3 有利于师生互动

教学是双向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食品加工》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师生互动,讨论和分析食品加工问题,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交流沟通中促进二者共同进步。

2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可行性

2.1 食品加工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食品加工》课程内容较多,涉及到肉类制品、水产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软饮料、糖果和巧克力以及谷物制品的加工。采用传统的逐一讲解的方式,由于内容过多,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学习负担较重;如果专讲食品加工工I的前言技术,也不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结合以上所述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案例选择要密切结合《食品加工》的教学内容,选取典型的、熟悉的或比较容易理解的案例,使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身临其境获得体会以了解今后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例如在讲谷物制品这一章节中烘焙知识时,可以选取国内知名烘焙企业在制作面包过程中出现的案例:某企业烘焙厂房建在中部城市,某年冬季在制作韧性饼干和苏打饼干时,发现当工艺参数一致时,生产的饼干胚烘焙完成后着色不均匀、饼干厚度达不到要求。那么教师可以在韧性饼干和苏打饼干面团调制、醒发、成型、烘焙、冷却等各个工艺环节设置讨论话题,学生则可以分组分析讨论各工艺流程与上色不均、厚度不达标的关系。

2.2 案例式教学法课堂教学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充分了解案例内容,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就教师而言,在课程准备中既要了解课程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和性格特点,充分准备相关课程计划。又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案例选择、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等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工作。。根据不同类型案例可分别按如下方式进行。

(1)理论―案例型为先学习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再结合相应案例进行实际分析判断,从案例分析中消化吸收看似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从而建立健全相关理论框架。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高温瞬时灭菌和巴氏灭菌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从字面的意思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一个是高温短时,一个是低爻な奔洌但是学生并不明白这两种灭菌方法的应用范围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等。可以在理论教学完后,选择两个案例进行对比:例如鲜牛奶高温瞬时灭菌法案例和橙汁巴氏灭菌法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两种食品在营养成分、理化特新等方面的区别,推演两种食品的杀菌强度差异,进而揭示两种灭菌方法的实质。

(2)案例―理论型为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前先进行相应的案例铺垫,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逐步了解理论知识,通过判断分析来找出理论问题,进而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焙烤食品的加工技术时,教师可以把原料的选择、制作过程的案例录像(包括成功和失败的焙烤案例)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掌握从原料到发酵、成型、烘烤、成品的全过程。这就可以使学生明确焙烤加工的各个阶段成功的关键,进而理解发酵、醒发成型、烘烤等很重要环节的基础理论。

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需要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其表达能力。如遇双方观点对立严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争辩双方的观点列在黑板上,分别标明支持各自观点的论据。通过分析与比较,学生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5]。

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工作应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改进,这是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教学评价工作应该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真正做到评价工作所具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教师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作为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在案例学习中,还应该更多的通过正面评价和鼓励学生对案例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当出现理解偏差时应考虑是否案例选择合理,也可通过多个相关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也可就案例选择、分析、讲解以及对食品加工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食品行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社会及企业单位等都对食品专业人才的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当然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帮助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一个方法,因此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教育。案例法教学的应用,可以使食品专业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牢固的掌握并运用食品加工知识,并通过预习、参与案例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刘晓娟,曹庸,赵力超,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功能食品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98.

[2] 尹,史彩虹,张向荣,等.《保健食品质量与安全评价》案例式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166-167.

[3] 罗蕾蕾,吴俊,杨安运,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课案例式教学探讨[J].继续教育,2014,227(10):33-34.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六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19-02

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科学可行的教学反思方法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研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快速的提高体育教学技能和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一、“撰写日常教学日记”提升法

撰写教学日记是体育教师利用平实的文字把体育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体会、疑惑、酸甜苦辣和得失利弊等典型事例详细的记录下来,在课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反思方法。如,体育教师可在一节体育课,一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翻阅已撰写的教学日记,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并一起与同组的体育教师展开讨论,谈谈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办法、补救措施和启发,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争取达成共识。[1]同时与大家讨论共同关心的难点或热点问题,从大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以获取教育教学经验或得到启迪。

又如可通过翻阅教学日记,认真总结和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安排是否恰当,教学方法选用或运用是否得当,学生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有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和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正确和妥当,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改进,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成败得失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困惑等等。[2]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思纠正,成功的方面继续要加以改进和发扬,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请教给予解决。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总结、反思和积累,必将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撰写典型教学案例”提升法

撰写教学案例是体育教师把平时值得研究的典型问题或事例进行归纳总结,并用精炼的文字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自己今后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提供可借鉴的典型案例。如,体育教师可对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典型的教学案例或非预设生成的突发事例采用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评析与反思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这些值得研究的教学典型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既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也有反映一个案例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有助于体育教师把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外化为教学技能或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钻研、理解和运用。[3]通过撰写值得研究的典型教学案例,再经过总结、反思和分析研究,把解决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和非预设生成等典型教学案例的经验、方法和手段,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同仁们共同学习借鉴或参考。

三、“参与集体备课”提升法

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借助于他人的评判, 特别是同事的建议(或意见)和帮助,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总结和反思,借众人之力,集思广益使问题和不足得到解决和纠正的一种重要途径。[4]如,体育教师可根据学校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可具体到周、月和每学期定期进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内容包含学期初同组的体育教师在一起研究教学进度、教学实施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以及学期中期汇总阶段性的问题并讨论或商议应对的策略,并在学期末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下一阶段的改进方案。[5]集体备课的形式很多,如校内同组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县内外体育教师的跨区域集体备课,通过网络教研开展的跨市和省的集体备课,都是目前教研成本比较低,且高效、实用和具有新意的集体备课形式。。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或教案,并发送到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由全国优秀的体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进行“剥皮式”的修改,指导和点评,以鞭策上传者根据反馈意见或建议进行及时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不仅充实了网络教学资源,还为体育教师提供了网络教研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提高的目的,采用此种教学反思的网络教研形式可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Top